臺大文學院發展與新人文學園

記者 陳柏安 整理報導

  國立臺灣大學的文學院,從日治時期的文政學部發展成光復初期的三個科系,到現在已是擁有八系四所的大學院。##ReadMore##然而,使用空間的不足,使得文學院各系所分散在臺大各地、或擠在同一棟建築物下,對文學院的師生們均是十分不便。到了民國九十五年,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施崇棠先生以個人名義成立的觀樹基金會,捐贈5.4億予臺大興建新人文大樓,雖然能解決空間不足的困境,但對於人類系及哲學系搬遷至水源校區、新大樓對臺大入口意象(右圖)的改變、以及使用者的需求等問題仍有待深入探討與研究。

  臺大的文學院(下圖),可以回溯至帝大時代的文政學部。當時規劃的文政學部位置便在舊椰林大道的北側,奠定了現今文學院位置的基礎(今文學院大樓及校史館一帶)。光復之後,文政學部改制成文學院及法學院,其中法學院遷至舊臺北商專的位置,延續至今即是社會科學院的所在。而文學院則是留在原本的位置,並設立了中文系、歷史系、哲學系三個系。在三十六學年及三十八學年時又分別設立外國文學系(今外國語文學系)及考古人類學系(今人類學系至五0年代,又增設了圖書館學系(今圖書資訊學系),此時的考古人類學系及哲學系則是搬入了當時剛竣工的洞洞館。後來又陸續增加了日文系及戲劇系,加上相關研究所的設立,文學院已發展成擁有八系四所的學院。

  隨著系所不斷增加,加上教職員及學生人數的激增,使得原本的文學院空間不敷使用,因此戲劇系館便坐落在一號館,與舊文學院區隔著一條椰林大道;圖資系館位置甚至偏離了文學院。其它像是外文系、日文系、中文系、歷史系等則是必須共同使用文學院大樓及校史館,甚至有些老師的研究室還分散在臺大各地(如新聞研究所大樓、語言中心、國青中心等等)。為解決文學院空間的問題,早在民國八十四年,臺大校園規劃小組在「國立臺灣大學校園規劃報告書」中提出,洞洞館區為文學院未來興建大樓的預定基地之一。而文學院亦於八十三學年度的第一次院務會議中,確認未來的文學院空間規劃方案,以椰林大道兩側為人文學園。到了臺大校園規劃小組九十三學年度第三次委員會,文學院便提到興建人文藝術大樓的構想。會中當時的文學院副院長夏長樸老師便指出,興建此大樓乃是希望解決十幾年來,文學院及相關系所教學空間嚴重不足之問題。校方及文學院當時的概念是欲將大樓分成一號館與二號館,分別興建在舊地理系館位置及洞洞館。然而此構想由於經費不足,遲遲無法順利進行。

  到了民國九十五年,觀樹基金會捐贈5.4億給臺大興建新人文大樓。經由文學院的同意,決定在現今洞洞館的位置動土,而洞洞館將因此走入歷史。但在文化局的鑑定下,最後決定將洞洞館拆二留一,農業陳列館被列為文化資產而得以保存,人類系館及哲學系館予以拆除,人類系與哲。學系便暫時搬至水源校區。拆二留一的結果導致地積縮減,但文學院各系所對新大樓要求的面積總計達一萬一千餘平方公尺之多(不含虛空間等)。因此,在建築師簡學義先生設計的初步構想中,將人文大樓量體模擬成三棟分別為十樓、七樓、五樓的建築,這對於臺大的入口意象及天際線將造成改變

  此外,關於人類系與哲學系的搬遷、人類系標本的保存、新人文大樓外觀與臺大校園的呼應(上圖,臺大舊總圖)、大樓內部空間的規劃、參與式設計的理念等等也都有待協商與溝通。

沒有留言: